2008/10/29

沒藥醫的作文

上次和一個台灣學長(目前在北美當教授)吃飯,聊到學生的作文。他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笨是沒藥醫的。作文思路的混亂只是腦筋不清楚的延伸,救不來。我倒沒這麼悲觀;畢竟自己也是一步步爬上來的。只要多觀摩、多練習,多發現、改掉自己的缺點,寫作程度達到可以拿出來公開的水準不是什麼難事。

最近改了不少大四學生作業。有些作業我真想拿去投稿校刊-知識豐富、思考深刻、簡潔有力,行雲流水之間還穿插幽默。但也有很多學生寫得不知所云、廢話連篇、不學無術,最後一刻匆匆交上草稿了事。幸好,發現好文章的機率比做實驗成功高很多,看到很差的至少也能笑一笑。

因為學生以後找工作、進研究所要看成績單,我對他們已經很仁慈了。他們愈爛,我打折愈多;錯一個扣一分,錯四個扣三分,錯十個只扣六分左右;寫得差強人意正好八十分,寫得亂七八糟也好歹七十上下-如果直接扣下去就一堆五、六字頭了!不久前我還花了些時間教他們英文寫作,把幾個常見的問題挑出來重點擊破。真諷刺,這些土生土長的子弟讓我這個中文比英文好幾倍的移民教英文。

他們笨嗎?天資的確不同,但我覺得後天缺乏指導、練習、又無心改進才是這些學生寫作慘不忍睹的原因。國外的教育動不動就說小孩很棒,造成他們受不了什麼刺激挫折,只會一天到晚怪別人。這樣怎麼看得見自己的缺點呢?實驗室的一個女生(正好被我教)成績在中下程度,動不動就請我高抬貴手,不要改這麼多文法錯誤,卻從不問我自己有什麼盲點可以突破。原來她覺得自己低分是因為我太嚴了。(班平均 83 分還叫嚴嗎?)我這手真的抬不起來。

前陣子學生分組口頭報告,兩個人一組。一個男生講得很差,說不到重點又滿滿的字,而他自己上課常遲到或乾脆不來。小病不醫成大病,我特別找他來「關切」,看看我能幫他什麼。我問他,你在口頭報告裡遇到什麼困難?他回答得倒很妙,他說:"I used to assume the paternal role in a group." 他習慣扮演爸爸的角色。這個同組的女生不吃他這一套,也喜歡發號施令,所以合作不來。你的報告內容和技巧都是全班倒數第一,要別人怎麼願意聽你的呢?

所以說學生程度差往往是因為態度不長進。

老師總希望每個學生都找到人生的方向,成為各行各業的傑出人才。指導靠我們沒問題,但也要學生有這個志向、決心才行。個性是從小培養的,到大四再想扭轉已經遲了。

原來好的課程還要同時培養學生改進的習慣。譬如說,相同性質的作業出兩次,第一次比分輕,第二次比分重。學生在第一次被殺得慘兮兮,第二次改進了就能拿高分。用成績的進步來鼓勵他們檢討改進。以後我的教材會盡量用這一招。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