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口過剩,同樣反映在學術界。老師的工作是教學生,只要能教(很多)學生有用的東西,就不是浪費。
做研究就不一樣了。
時下大多數的研究是沒用的。社會科學的研究充斥了用肚臍想也知道的廢話。以前大一的時候發現社會學課本上引用了一則報告:學歷愈高,收入就愈高!學生寫作業,如果要講這樣的一句廢話竟然還要放 reference。上次看網站發現一個交通研究,大車與小車對撞,小車受的損傷較高!(我希望這只是統計,他們不會真的花錢買車來撞吧?)研究教育的就更無聊,常常「發現」父母參與子女教育愈多,父母的教育程度愈高,或者父母的社經背景愈高,子女的成績就愈好!據說這還是顯學,有事沒事都來這麼一個發現。
兩個月前看 Nature(我們這一行的頂級期刊)又讓我笑到罵髒話。有人很驚訝地發現登出來的文章愈長,引用的人愈多!竟然還有人為此而驚訝!而他們的意見全部上了 Nature!那篇裡面幾個 PhD 用的理由是五十年前的文章都很短,引用的人還很多。活見鬼咧!那個年代全世界每一年就等這幾個新發現,為以後千千萬萬的研究鋪路,當然引用的人多啊!你要用當時的長文和短文比才知道啊!文章長,裡面的東西多,當然被引用的機會高。
現今教育普及,PhD 多、教授多、做研究的人多,但是沒這麼多好課題讓他們做。真正熱門、有用的東西早就有一狗票的人搶,但只有最強的人搶得到。二線以下,不是大名校、名實驗室,沒有錢買最好的儀器,自然只能做不熱門的東西,才有出好文章、申請經費的希望。其實很多冷題材就算做出來了,也是沒什麼機會被應用、沒什麼人關心的冷知識。因為政府經費很多,這些二線以下的研究室才會想出各種名目來申請一點人人有獎的經費。那麼二線以下的實驗室有多少呢?至少有百分之八十。
好景不常。聽上一代的教授說,在十幾、二十年前,隨便申請什麼都有錢拿。近幾年環境差了,每五個申請者才給一個人錢。研究人才也過剩了。以前當教授很容易,隨便發幾篇文章就可以。現在我們這一行,每十個博士後研究員才一個當上教授,當上教授的平均年齡在三十五歲。(也就是說 PhD 不夠,還要再去博士後研究奮鬥個五年左右。)James Watson 二十五歲做了個 DNA 模型,三十五歲就得諾貝爾獎了。這是 1962 年的事,以今日的要求門檻簡直是作夢。
教授們常說政府現在都不投資研究了。我覺得這個政策大方向是對的!國民教育程度迅速向上提升,高學歷人才數暴增,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實驗室太多,政府的收入根本追不上。但真正可怕的是太多實驗室發的是一百年內也沒有一百人引用的冷文章。要我是政府也少給你們一點經費,讓比較爛的研究計畫拿不到錢。真正有用的研究當然還是給錢,但這些經費早就給大實驗室包了,散戶當然只能吃剩的小錢。
我常回想自己一路發的文章。雖然發的期刊都還不錯,總覺得對人類沒啥貢獻,遠水救不了近火。我 PhD 的研究不算是什麼有用的東西,但因為它很新,有點熱門,就我所知國際上便有四個組競爭,算是我運氣好一點(其實一點也不好,大概別人更差,哈哈)搶先了。我曾想過以後擠進去大實驗室,做很重要的東西,但現下已經有這麼多人擠破頭去做了,我不做別人也會做。做實驗大多是苦功,我也不見得能做得比別人好。不如來做一個能比其他人做得好很多的東西,就是教書啦。
可以想見,當地球資源耗盡,經濟大崩盤的時候(陣痛期已經開始了),沒用的研究也就完全斷流乾涸,連改道都免了。至少那些用肚臍想也知道的廢話研究應該拿不到錢了。